登入
x
x
註冊
x

你的孩子是你的孩子嗎?除了為人父母,你還得想辦法讓自己成為孩子生命中的貴人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聚焦於台灣,孩子的學習時間長、考試多,作業量也多;而睡眠時間卻是最少、玩耍最少,連夢想也是最少。仔細思考實在不明白,這是為什麼?有人笑說這是因為台灣的家長工時最長、陪伴孩子的時間最少。

  科技日新月異,早期戶外踏青、公園玩沙盪秋千,在十幾年似箭的光陰過去後,搖身一變,被手機、平板、電腦中的遊戲軟體或是影片取代之。我們,是不是也曾經用這些科技產品來塘塞孩子呢?如果我們在孩子生命中,除了簽聯絡簿以外,只剩滿足其生理需求的功能,這就很有可能是現代典型的「失能家庭」。

 

「失能家庭」,顧名思義就是喪失功能的家庭。台灣公共電視台於2018年推出的電視劇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》中,血淋淋地將10個失能家庭的原型搬上檯面。10個不同的家庭,有的孩子畏懼責備與犯錯,渴望著來自家長的關愛,面對考試時過往的陰影讓他們難以跨越內心的恐懼,導致沒有辦法好好發揮,之後又陷入被責備的惡性循環;有的孩子順著家長的要求演戲,只為了尋求自認不是“虎爸虎媽”的霸道家長賞賜一點點的溫暖。孩子的人生不該是我們以「愛」之名加以強力塑型而成的。我們必須先體認我們與孩子,終究是兩個不同的個體,因此必須彼此尊重兩份自由的靈魂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images

  說到這裡,很多家長已經想要提出質疑了,其實父母不是不懂要用關懷和愛來對待孩子,都自己親生的,怎還需要別人指導怎麼去疼孩子。大家除了真的工作忙碌,有空閒時只想靜一下享受片刻清淨,罵就出張嘴,打就拿根棍,省時又省力,效果也還可以。除此之外,另一個無法克服的障礙是內心的恐懼和不信任。我們會擔心孩子柿子挑軟的吃,擔心妥協後標準越放越低,擔心孩子知道不論結果怎樣,爸媽都不會生氣不會被罵。我們也都知道,打也只是一時,再不用多久,孩子就長得比自己高了,等到上大學,住在學校不回來是拿他有什麼辦法?就這種兩難矛盾一天一天的過...

「你為什麼不聽話?」這應該是多數苦口婆心的父母會回應調皮孩子的話語。但在我們大聲斥責孩子的同時,孩子的內心是否也和我們相同,在心裡狂妄的吶喊,為什麼你不聽話?我們認為孩子不照我們所安排就是不乖、不聽話,但是仔細想想,我們也可曾靜心理性感性並重的去聽孩子說的話了?好多時候,孩子在校表現不好,回家後面對我們的說教,態度亦不佳,家長心力交瘁,孩子則是認為你不懂我。就像兩條平行線,思考的方向永不相交一樣。我覺得,在面對孩子的情緒,我們必須做好「轉念」的技巧,也就是換個角度來思考。孩子或許是怕回應不了我們的期待,所以選擇調皮、愛上搗蛋。畢竟,如果可以好好的,誰願意壞呢

為了不成為失能家庭,為了成為孩子的貴人,我們可以學著做些什麼?以下三點大家不妨嘗試看看:

 

  1. 放鬆、轉念

讓自己的情緒從自動調整為自控!延緩情緒爆發出現的時間。天下雜誌出版的《Cheers》中說道:「同一件事情會出現各種不同的情緒反應,關鍵就在於你怎麼想、怎麼看待這件事。是你的想法決定了你的情緒反應,而不是遇到的那件事本身決定你的情緒反應。」舉例來說:期末考剛結束,成績單發下並不理想,多數家長一定是劈頭一句話:「怎麼考這樣呢?都讓你補習了!一定是你都在玩、不認真、學習態度差,才會考這種成績。別人都可以考一百、九十,為什麼你不可以?」這一大段話裡,其實藏了許多霸凌。

◎「怎麼考這樣呢?都讓你補習了!一定是你都在玩、不認真、學習態度差,才會考這種成績。」

孩子的感受:原來我每天一早上學、應付學校老師,放學接著去安親班完成作業、應付安親老師,回到家只能吃、睡,日復一日,最後只會因為成績不理想,被你說我都在玩。那我這一學期為學業的付出呢?付諸流水嗎?

您可以換句話說:〈怎麼考這樣呢?是不是考試時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事情?還是有什麼煩惱的事情讓你分心了?〉不帶入任何情緒,純粹先了解事情所有脈絡,延緩自己情緒爆發的時間。

◎「別人都可以考一百、九十,為什麼你不可以?」

孩子的感受:為什麼要拿別人跟我比較?為什麼要逼迫我去達成過於遙遠的目標?

你可以換句話說:〈老實說,媽媽/爸爸知道你的努力,這是值得鼓勵的!不過我們還可以再繼續加油。考卷的題目都是出自於學校上課內容,只要你上課再認真一些,至少掌握住課文,相信你一定能有更出色的成績。我們先以XX分為目標,我們都會陪在你身邊的。〉沒有功勞也有苦勞,先肯定孩子的付出與努力,再陪同孩子一起尋找、訂定目標。

 

  1. 為自己與孩子開一條專屬的溝通管道

「過猶不及」這個道理是非常受用的。我們應該訓練自己要有理性與感性並重的對話。孩子表現不佳時,心急是難免的,我們都害怕自己孩子失去競爭力,怕他們以後會不如人。 理性分析道理給孩子聽時別忽略感性的言語與行為,偏重哪一種,對雙方而言都是壓力與心傷。除了是孩子的學習榜樣之外,也要成為孩子心靈的傾聽者、守護者。不要怕面子掛不住而不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難處,如果能讓孩子分擔自己的心事或是失敗經驗,不但多一個情緒宣洩的管道,更可清楚明白的給孩子上一課屬於彼此的人生經驗課程。與其讓孩子認為家長是萬能的提供者,守護者,不如讓他們參與解決家庭個層面的問題。即使孩子沒能力解決,也可以知道父母的辛勞,很多時候孩子比我們想像的懂事。

 

  1. 尋求協助、找資源

若我們在家庭教育中碰上了困境,我們能夠尋求協助。可以詢問學校老師、安親班老師、朋友等等並抒發情緒。我們也都是學著做人父母,因此在學著為人父為人母的路途上有疑惑,當然是可以主動去尋找資源的!舉例來說:有位家長由於孩子在家懶散、只想玩手機、看電視,一直拖延作業而不知該如何是好,因而尋求老師幫助。老師指導他可以將玩手機當成初步的物質動機,跟孩子談條件,寫完作業就能玩半小時之類的。這種方法家長一定也都能自行想出來,不過這位家長還繼續反應說孩子都直接拿去玩,根本不理會約定了!此時這位家長就應該將自己的手機設定密碼,並且以身作則。孩子寫功課的時間,可以放下手機,去做事、閱讀。等孩子完成功課後,再一同與孩子一起放鬆。


若再分得更詳細一些,

如果您是比孩子更上心學校課業的家長,那你應該要:

  1. 先了解孩子的能力,再陪孩子一起訂定學習目標。

承認並且愛孩子的原貌,這是最淺顯的道理,卻也是許多家長最難做到的覺悟。一個人受學校體制的學習路途佔了約20年的時間,我們不要在起跑時就勒得孩子喘不過氣,反而是要從長計畫!最容易入手的就是跟隨著學校進度,一單元一單元的訂定目標,確認孩子的學習狀況是否跟上進度。在孩子達成目標時,也可以給予適當的鼓勵來維持住學習的動機。

  1. 建立各種形式的溝通管道

由於孩子知道你看重他的學業成績勝於一切,所以自然會壓抑某部分真實的自己,投其所好,將你想要的呈現給你。不過這樣往往會使孩子與你越來越背道而馳。所以,無論是固定簽聯絡本時的叮嚀、睡前的瑣事分享,還是習慣書信來往的筆友,你都必須要與孩子有適量適度適合的溝通。花些時間瞭解孩子目前想做的事,假使可行,允許並協助他甚至與他一起投入,讓親子之間有共同的嗜好。騎單車、飼養甲蟲、做麵包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
  1. 放手,即是擁有。

我們要相信孩子的能力!跌跌撞撞也會有站穩的一天。孩子在學習路上摔著了,不是還有你會在他身後扶持他嗎?徬徨了,不是也還有你會為他舉燈照亮前方的路呢!我們都要學會收放自如。

 

如果您是忙於工作,但保證讓孩子睡好、吃飽的家長,那你應該要:

  1. 肯定自己對孩子的付出,並適時地尋求資源。

您辛苦了!相信您辛苦打拼無不是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生活環境。這時你可以利用聯絡本讓老師們多了解孩子學習狀況,並可以在遇上問題時,尋求資源與方法。

  1. 再忙也要和你喝杯咖啡!

人與人之間必然存在溝通與談話,您與孩子之間亦是如此。就用假日閒暇時吃頓飯、喝杯茶,聊一聊吧!什麼話題都行!

  1. 建立朋友關係,亦父/母亦友

或許這類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會較為有距離,此時你可以嘗試與孩子當朋友、無話不談。讓孩子了解你的想法,你也必須去正視孩子內心的聲音,並給予尊重與支持。

 

如果您是習慣給孩子玩3C產品的家長,那你應該要:

  1. 以身作則

在孩子的學習時間,我們也應該培養學習的習慣。孩子寫作業時,我們可以做家事、研究自己想要深入了解的事物。而孩子完成作業後,我們則可以與孩子一起放鬆休息,或把親子時間投入共同的興趣嗜好。以身作則,克制自己別老盯著螢幕,讓孩子學習遵守原則。

  1. 訂定規則條件、不輕易心軟

與孩子約定條件,並且是雙方都同意接受的約定。執行時,也避免將情緒帶入,心情好時或不想孩子打擾就打破規則,即使沒完成任務,就讓孩子玩手機遊戲。不然,這樣的約定根本就已是蕩然無存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1

    還記得安達祐實主演的影集無家可歸的小孩嗎? 我常在想,如果主角的母親沒生病,父親沒揮霍無度,小玲會是個多麼幸福的孩子阿, 她就不用為了籌母親的醫藥費承擔那麼多那年紀不該有的負擔了。 可要是小玲出生在一個父母都認真工作,身體健康的家庭,她和母親的關係會如此親密嗎,會不會還是翹課,不過不是為了籌醫藥費? 被迫瞬間長大是折磨,沒機會讓孩子參與、體諒父母的困難也未必是好事阿。

 

  人生不是選擇題,不會有唯一正解,更不是是非題,非對即錯。它應該是要有更多的可能性、更多元的面向。孩子的人生旅途裡,我們是陪襯的風景,而這片風景優美抑或慘淡,由我們自己決定!讓我們成為助力、成為孩子生命中的貴人吧!

Back to top